原標題:《5G云游博物館!中國移動咪咕攜手湖北各大博物館云開展》
4月23日,2020年中國數字閱讀云上大會正式開幕,本屆大會采取了線上虛擬會場的形式,設置開幕式、閱享品牌館、閱聽朗讀館、云上會大咖、云上VR書店、云博物館、云上IP館、5G體驗區、大愛公益館9大版塊,全方位展現5G給數字閱讀及泛文化行業帶來的變化。其中5G云博物館專區由中國移動咪咕與湖北五大博物館聯手打造,于4月23日-27日每日12:30開展系列直播活動,為大眾開啟5G逛文博新模式。
湖北省博物館
為了讓大家更好地了解湖北優秀的歷史文化,中國移動咪咕聯動湖北省博物館、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辛亥革命博物館、武漢革命博物館、盤龍城博物院,以“解讀湖北歷史,5館直播在線揭秘”為主題打造了此次“云博物館”系列活動,湖北省博物館“鎮館之寶”——戰國早期曾國國君的大型禮樂重器——曾侯乙鐘,“天下第一劍”的越王勾踐劍等珍貴館藏都將在此次云博物館展區亮相。用戶可登錄咪咕圈圈等APP和“中國數字閱讀云上大會”H5,進入“云博物館”專區,通過云講解、云導覽、VR看展三個模塊功能,深度云游湖北各大博物館,近距離欣賞博物館的珍貴館藏。
全國首個“5G智慧博物館”APP正式上線
注:如何云觀展博物館-app應用搜索“5G智慧博物館”即可在線瀏覽博物館
隨著5G通信技術的發展,博物館的“云化”已經成為大勢所趨,用數字化的技術創新展陳方式,既是創新傳承歷史文化的需要,也提升了公眾的觀展體驗。作為新媒體國家隊的成員之一,中國移動咪咕未來將繼續攜手各大博物館,深入挖掘文物內涵,向全世界講好中國故事,為更多用戶帶來文化領域的全場景沉浸式體驗。
圖文來源網絡,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在線聯系刪除!
近日,國家大劇院啟動全球首次“8K+5G”直播,又一項“新技術”入駐文博領域,助力文化傳播。如今,AI(人工智能)、AR(增強現實)、VR(虛擬現實)、智能體感互動、3D模型、720度觀覽等新技術在文博領域的應用越來越廣泛。
簡介:廣州博物館(舊館),位于廣州市越秀山鎮海樓,1929年2月11日,正式對外開放,為我國最早期創建的博物館之一。是收藏有關廣州歷史文物,舉辦陳列展覽和進行科學研究的專門機構。館址鎮海樓始建于明朝洪武十三年(1380),距今已有六百三十多年的歷史,是廣州著名的古建筑,被譽為"五嶺以南第一樓"。"鎮海層樓"和"越秀層樓"分別是清代和現代羊城八景之一。
疫情防控期間,晉中市紀委監委暫時關閉警示教育中心并及時推出網上虛擬展廳,讓更多參觀團體及個人足不出戶便可身臨其境參觀展廳,接受警示教育洗禮,感受廉政文化熏陶。
城市展覽館作為“城市會客廳”,通過特殊的設計手法和表現形式,展示了城市歷史文化底蘊、發展經歷、建設成就和未來憧憬。而精準脫貧展覽館可以了解到慈善助力構建美好生活和脫貧攻堅的成果,以及給貧困地區、困難群眾帶來的巨大變化,一覽當地扶貧攻堅工作的奮斗歷程及成果。
9月27日,中國石油物探展覽館開館揭牌儀式在河北省涿州市東方物探科技園舉行。中國石油物探展覽館共分序廳、歷史之聲、全球化之路、科技之光、企業之魂和展望廳6個部分,擷取不同歷史時期中國石油物探的重大事件,從不同側面展示了中國石油物探的發展歷程和突出貢獻。
青島新聞網11月18日訊 “青島隴南一家親”隴南特色產品網上展廳上線儀式在青島市級機關4號辦公樓舉行。首個“青島隴南一家親”隴南特色產品網上展廳在青島新聞網率先上線。
新安縣規劃展覽館歷經數月,按照“煥然一新、突出特色、功能完善、控制投資”的原則完成提升改造通過驗收。在嚴格落實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展覽館已于近期有序對外開放。
簡介:廣州藝術博物院位于白云山腳麓湖岸邊,總投資近兩廣州藝術博物院億元人民幣。藝博院是全國獨有的集多位藝術家名人館、專題展覽館、交流展覽館于一體的現代化大型藝術類博物院館。嶺南畫派大師關山月、趙少昂、黎雄才、楊善深、楊之光,書畫藝術大家賴少其、廖冰兄,收藏大家歐初、趙泰來,在藝博院都有以他們名字命名的專門的名人館。廣州藝術博物院現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對外免費開放。
2022年中國(西部)表面工程博覽會CCSEE由成都新中聯展覽有限公司舉辦,舉辦周期為:一年一屆,本屆展會將在2022年03月31日舉辦,展會地點中國-四川-成都市世紀城路198號-成都世紀新城國際會展中心,展會預計展覽面積達到10000平米,參展觀眾數量達到12000人,參展商數量及參展品牌達到20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