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十三行博物館
簡介:廣州十三行博物館位于清代十三行商館區遺址上,占地3060平方米,總建筑面積6090平方米,現館藏文物1600多件(套)。常設展覽有“清代廣州十三行歷史展”和“王恒、馮杰伉儷捐贈的十三行時期文物專室陳列展”。館藏文物全部由中外熱心人士無償捐贈。 館內館藏文物約1700件(套),以“文物+文獻史料”的方式,展示了十三行的歷史。
地址:廣東省廣州市荔灣區西堤二馬路37號廣州文化公園內
開館時間:周二至周日開館,周一為閉館時間。
廣州十三行博物館 官方網站:http://api.zooye.com/
體現著北京獨有壯美秩序的中軸線變成一首“歌”,隨著線上高低錯落屋頂,時而高昂清脆,時而渾厚低沉;一步之內,看盡百年中軸變遷,在紫禁城的“建筑”里尋找畫師留下的秘密……今天,“讀城——探秘北京中軸線”展覽在首都博物館開幕,中軸數百年風云濃縮在1000平方米展廳內。
由于天津博物館展廳進行5G設備安裝施工,五樓“智啟津沽—嚴修與天津近代文化教育”“硯拓—天津博物館藏古硯與拓片展”“殷契重光—紀念甲骨文發現120周年特展”“鏡影—天津博物館藏古代銅鏡展”展廳將于11月7日(周四)交替臨時關閉,施工完成后正常開放。
從浙江省博物館獲悉,浙江省博物館將于3月26日(本周四)起逐步恢復對外開放,實行網絡實名制預約參觀。
寶雞市科技館據了解,寶雞市科技館這次延時開放是配合全市“歡樂寶雞”活動,從7月22日至9月底,市科技館開放時間調整為上午9點至12點,下午14點30分至20點,開放時間延長2個半小時,下午參觀人數由過去的200人調整為350人。延時開放期間,寶雞市科技館繼續實行預約參觀,市民可關注“寶雞市科技館”微信公眾號進行參觀預約。另外,65歲以上的市民和醫護人員均可免預約參觀。
在廣州有這樣一家實驗室,它是我國呼吸疾病研究領域唯一的國家重點實驗室,專注于嚴重影響國民健康的重大、常見和多發的呼吸系統疾病研究,是國內領先、在國際上有較強影響力、集科研、教學和醫療于一體的呼吸疾病應用基礎研究與臨床防診治研究中心和人才培養基地。
廣州魯迅紀念館又稱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舊址。1924年1月,孫中山在鐘樓禮堂主持召開了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1958年4月,中共廣東省委決定把鐘樓辟作魯迅紀念館并撥款修葺。1959年10月1日開館。生平事跡陳列室珍藏有魯迅手稿、文物、照片、資料近萬件。
第七個國家扶貧日來臨之際,一場以“鄱陽湖畔戰‘貧歌’”為主題的脫貧攻堅成就展覽亮相都昌縣。都昌縣脫貧攻堅成就展館自10月17日開館以來,許多市民群眾前往參觀學習,大家紛紛為都昌縣近年來脫貧攻堅工作所取得的顯著成效點贊。
9月27日,中國石油物探展覽館開館揭牌儀式在河北省涿州市東方物探科技園舉行。中國石油物探展覽館共分序廳、歷史之聲、全球化之路、科技之光、企業之魂和展望廳6個部分,擷取不同歷史時期中國石油物探的重大事件,從不同側面展示了中國石油物探的發展歷程和突出貢獻。
在競爭激烈的展會搭建市場中,信可威展會公司憑借其深厚的行業底蘊、創新的設計理念、精湛的施工技術和完善的服務體系,贏得了業界的廣泛認可。公司自成立以來,始終秉承“以客戶為中心,以創意為靈魂,以質量求生存,以信譽謀發展”的經營理念,致力于為每一位客戶提供量身定制的展位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