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藝術展廳對于喜歡藝術的人來說,是個節假日不錯的去處,文化館豐富了人們的藝術生活,培養觀展者的文化藝術學習興趣和積極性。近日,寧津縣文化藝術中心的山東渤海軍區教導旅革命傳統教育基地網上展廳正式上線,市民進入縣文化藝術中心微信公眾號,點擊網上展廳即可進行參觀。同時,該網上展廳也將在寧津政府網、智慧寧津手機客戶端等平臺陸續上線。
寧津文化藝術中心網上展廳
今年以來,寧津縣文化藝術中心主動創新展陳形式,對標各地市先進展館的經驗做法以及成功案例,建成了網上展廳,實現了“互聯網虛擬展廳+館內實地參觀”相結合的參觀模式。據了解,該系統擁有虛擬展廳、在線講解、環繞云游等多種功能,使參觀者在觀看虛擬場景時,有身臨其境的視覺效果。網上展廳上線后,市民可以通過手機、電腦等設備隨時隨地參觀游覽,真正實現把展覽館“裝進口袋”。
本文來源官方平臺,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在線聯系刪除!不做任何商業用途。
廣東革命歷史博物館(又稱廣州近代史博物館)是中國地方專門性博物館。1957年籌建,1959年建成開館。該館館址面積約2000平方米。是一座中間大廳、繞以回廊、兩層圓頂的建筑。它原是清末廣東咨議局。辛亥革命后,廣東人民在這里召開大會,宣布反清獨立。 1921年5月5日,孫中山就任非常大總統,在這里舉行宣誓就職典禮。1925年9月底,成為中國國民黨中央黨部所在地。國民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和第三次全國勞動大會等重要會議在這里召開,毛澤東主編《政治周報》時在這里辦公,譚延闿、李富春主辦的中國國民黨政治講習班和何香凝主辦的中國國民黨婦女運動講習所在這里上課。它是大革命時期一個重要的革命舊址。
去年7月,上海出臺了“史上最嚴”的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成為全國第一個實行垃圾分類的城市。出臺的時候很多人還分不清是干垃圾還是濕垃圾,是可回收還是不可回收垃圾,如何弄懂這些垃圾的分類,也成為讓人們頭疼的一大難題。其實針對這個問題,有些地方會有相應的辦法,比如垃圾分類宣教展示館,近日,浙江省湖州市練市鎮打造了湖州首家鄉鎮垃圾分類宣教展示館。
粵劇藝術博物館是一座具有嶺南風格、水鄉特色的中國園林式博物館,沿荔枝灣涌三期分為南北兩岸。南岸為主館及仿古園林建筑,主要承載展覽、演出、教育、研究、公共活動等功能。
由于天津博物館展廳進行5G設備安裝施工,五樓“智啟津沽—嚴修與天津近代文化教育”“硯拓—天津博物館藏古硯與拓片展”“殷契重光—紀念甲骨文發現120周年特展”“鏡影—天津博物館藏古代銅鏡展”展廳將于11月7日(周四)交替臨時關閉,施工完成后正常開放。
廣州東平典當博物館是內地首家典當博物館。古建筑平面呈方形,北側高五層,南側高四層,建筑物外立面呈碉樓狀。如今僅存當鋪的倉庫樓,四面都有開窗,窗口都是內大外小,花崗巖石窗套,屋頂建有女兒墻,使得整幢建筑外觀上呈現出碉堡狀。屹立百年的東平大押,見證了羊城物事的興、衰、榮、辱。
上海信可威展覽設計公司專業從事展會展臺設計、展會策劃、展臺搭建的展覽服務,同時提供展示設計,承接大小型展會布展,作為展覽搭建公司致力為客戶提供前期策劃、設計創意、現場搭建和維護、全國巡展等,致力于全球各個國家各個城市的一站式會展設計搭建服務。
云展廳是疫情期間比較熱門的詞,畢竟很多博物館、陳列館等都不能去參觀瀏覽,今年的廣交會都是線上舉辦,那么云展廳就是企業線下的實體展廳,通過一系列的手段和技術搬到網上一種形式,5月25日,青島酒店管理職業技術學院青島餑餑榼子博物館云展廳正式上線,因疫情關閉的博物館通過云端展覽的新面貌向公眾開放,采用這種方式,讓更多想參觀青島餑餑榼子博物館有了更多方式。
海珠區博物館為磚木結構,分為前后兩進,東西兩廂,呈正方形,座北向南,青磚圍墻,建筑多用木雕、磚雕、壁畫裝飾,極具嶺南建筑特色和藝術價值。該館與鄧氏宗祠同為一址。鄧氏宗祠建于1895年,占地4700平方米,為鄧世昌之母為紀念愛子,用清政府的撫恤金將祖居擴建而成。故又稱之為鄧世昌紀念館。
數字展館是近幾年比較熱門的展館形式,對于很多博物館來說,建設智慧數字展館,給更多人以全新的瀏覽方式,比如法國盧浮宮數字博物館、紐約大都會數字博物館等,都有線上數字展廳。近日,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11月4日正式推出VR網上展館,館歌《僑愛中華》同日發布。